当前位置: 管理培训 > 名人访谈 > 正文

刘志恒:坎坷中成就科学人生

来源:中国养猪网 2012-11-22 11:36:03| 查看:

副标题[/page]

  “发配”新疆

  1964年刘志恒大学毕业,毕业典礼对他来说又是一次磨难,由于出身不好,表现还不错,在系里的毕业典礼上,他被要求作了这样一个自我批判的典型报告:我是如何受剥削阶级家庭影响,为个人而读书。事实上,刘志恒之所以努力读书,正是来自家中的教育——那种朴素的中国农民对学习的尊敬。在个人与社会的观念上,刘志恒也受到了家教中如何做人的朴素思想影响,他说:“父亲总是教育我们,有好东西自己吃了叫‘填坑’,给别人吃叫‘传名’。”

  因此,他无法理解所谓“成名成家”是“为个人读书”的观点。让他想不通的是,如果一个人成名成家了,表明他客观上所学知识与技能对社会有贡献,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怎么能说是为个人而读书。“但是,那天在毕业典礼的台上,我只能说些违心的话。”

  由于出身不好,再加上“只专不红”的帽子,他被分配到了新疆。“说分配是好听一点的词,其实就是‘发配’。”这一去就是14年。和刘志恒一起去新疆的全国各专业应届生人数众多,大多是些出身不好或政治上“有问题”的学子。“我们这批人一报到,没有去分配的单位工作,而是一起被集训后拉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和阶级斗争。”

  1975年邓小平复出,大学毕业11年,刘志恒终于有机会搞点科研,他利用在大学学到的微生物知识,在新疆开始进行生物肥料的研究,并与另外4名同事一起,白手起家在新疆农科院建立起微生物研究室。

  这个由刘志恒等人从搬砖、盖房开始建立起的微生物研究室,就是后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前身。

  人生的两个转折

  1978年,科学的春天,远在边疆的刘志恒迎来了一次关键性的人生转折点。刘志恒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投入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他敬仰已久的闫逊初院士门下做研究生。

  经历了几十年的命运起伏,刘志恒把自己的人生比作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人生的环境由不得人做主,命运由不得人做主,唯人可以做主的是努力掌控不要翻船并达到彼岸。”

  41岁研究生毕业,刘志恒说:“我才平生第一次真正搞起了科研。”1983年,刘志恒在《微生物学报》上,发表了他第一篇学术文章。如果说1978年是刘志恒科研上的第一次转折,1989年,他经历了科研上的第二次转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科研工作经历了“文革”后的恢复期。这是一个重建的阶段,从方法到理念都未能与国际接轨,更不用说国际前沿水平。

  1989年,刘志恒平生第一次迈出国门,赴波兰做了半年的访问学者,这一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国际领先的科学理念,接触到了“分子生物学”的知识。

  不久后,他又先后两次受英国皇家学会资助,赴英国访问、学习,在英国期间,他又接触了微生物分类学中化学分类的思想。

  这两次转折,前者是“从无到有”,后者是“从落后到先进”,为刘志恒的科研人生铺平了道路。

  达到彼岸

  在国外访问、学习取得的巨大收获,不仅让刘志恒个人受益,也带动了研究所微生物分类学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微生物所的微生物分类领域,基本做到了与国际接轨。”

  1998年,刘志恒第一次在国际IJSEM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为此,微生物所给他颁发了对微生物学研究的贡献奖。2011年5月22日,刘志恒与他的老师、微生物所教授阮继生一起获得了国际伯杰氏基金会(BISMiS)颁发的“伯杰氏奖章”(Bergey Medal ),以奖励他们对微生物系统学的卓越贡献。

  伯杰氏奖章是一项终身成就奖,也是微生物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自1994年开始颁发此奖以来,共有43位国际微生物学家获此殊荣。阮继生和刘志恒此次获奖,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项奖励。

  至此,刘志恒的人生小舟,终于在不平静的人生之海中,顽强地到达了彼岸。如今,刘志恒尽管已经年过古稀,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依然活跃在教学、科研领域中。

  近些年,最让他欣慰的是,除了写文章、搞科研,他花了很多精力投身研究生教育。几年前,他还专为研究生教学撰写了专著《现代微生物学》。

  目前,刘志恒的科研活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除了继续自己倾心多年的微生物学,并继续在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药学研究组承担科研工作外,他对前沿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兴趣尤为浓厚。

  早在1987年,他就加入了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从事地球生命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并在空间环境下研究生命的起源与进化。2008年,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撰写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中长期规划《中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发展线路图》。

  2011年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成立,刘志恒作为36位成员专家委员会委员之一,参与为国家空间生命科学做顶层设计。在评价刘志恒一生的科学贡献时,有人遗憾地说:“如果你早些年获得伯杰氏奖章,恐怕你现在已经是院士了。”对此,刘志恒说:“当不当院士是人生机遇,不由我掌握。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就是人生最大的欣慰。”

  人物介绍:

  刘志恒,1940年生,河南人。1964年北京农业大学毕业,198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作,从事微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863”计划、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中的多项课题研究。曾主持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中国—波兰、中国—比利时、中国—捷克等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曾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近1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撰写专著共10部。2011年,获得国际微生物领域的最高终身成就奖——伯杰氏奖章。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洪蔚)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